伴随职业教育的进步,将学校教育过程与行业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需要。文秘专业教学中,学校与行业结合培养人才的着重点不再局限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使用工学结合模式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剖析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优势,探析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问题,提出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手段,对于文秘专业拓展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度有着积极价值,对于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有着要紧意义。
1、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优势
文秘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秘书专业人才,对于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是双方一同的责任。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校企双方职业道德资源,帮助学生获得职业道德理论常识,并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领会职业道德情感、行为、意志所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其主要的优势在于:
(一)为文秘专业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道德环境。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聚焦,根据实质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操作需要等制造商品,历程从学生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换。对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而言,相较于单一学校培养环境,虽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秘书职场环境,学生也可以在文秘专业校园文化活动中构建拟态职称环境,但职业道德作为从业者的道德需要,离开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关的职业道德诉求,是不是可以真的落实,并切实对文秘专业学生产生触动,使其有更为真切的体验,没办法得到有效的检验。
(二)为文秘专业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职业道德需要。单一的学校教学环境中,文秘专业职业道德课程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需要,主要体目前道德常识理论方面,强调通过有关的课程测试,让学生学会秘书职业道德需要。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秘书职场环境中,其有关的职业道德需要更为明确,同时更有配套奖励与惩罚手段作为道德需要得以贯彻的保障。学生可以通过识记的方法学会单一的学校职业道德常识理论,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对于文秘职业道德需要的认知,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在实践中认识到职业道德的价值与意义。
(三)为文秘专业学生树立了出色的职业道德榜样。道德教育中,典型榜样所发挥有哪些用途,可以较好地让从业者认识到道德用途。学校教育中,文秘专业教师也会结合视频、文字等方法,以案例的形式,依据榜样教育理论,对文秘专业学生拓展职业道德榜样教育。但,这种课堂教育中的榜样是不是与实质工作的道德需要相符合,职业道德榜样又是怎么样克服道德困惑遵守道德规范的,这类问题都会导致教育学习困惑。而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行业职位实践中,切实对照秘书职位上出色职业道德榜样,真实体验榜样的力量,并进而向榜样看齐,向典型学习,提高自我职业道德素养。
2、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问题
依托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不是简单地套用模式,而是应该将更合适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改造为适应于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模式。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来看,目前应用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校企双方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看重不够。在文秘等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校企双方对于人才培养的偏重点主如果人才的应用性职业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人才的职业道德。文秘专业在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中,这种倾向表现更为明显,一些企业侧重于秘书人才的写作能力培养,或者是人才的办公智能化设施应用能力练习,而忽略了对人才职业道德的培育,不少单位觉得由于有着较为健全的秘书职位工作规范,通过规范约束,文秘专业人才在向秘书职位员工转变过程中,其职业道德会有相应的保障;而文秘专业教师也觉得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较为空泛,教学成效不可以得到检验,也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二)教师自己的秘书职业道德教育素养不足。不论是哪一种内容的教育,教师都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对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而言,从学校方面剖析,大多数文秘专业教师由中文专业等有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转变专业教师,期间教师自己缺少对秘书工作从业经验,更谈不上对秘书工作专业道德有着更深刻的领会与认识,教学也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与实践脱节;从企业层面来看,工学结合模式引入的秘书职位兼职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秘书工作经验,并对秘书职业道德有着深刻的领会与认知,但,秘书职位兼职教师不熟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可以有效地将有关职业道德经验传授给学生。
(三)道德教育反馈评价机制与工学结合模式不符。文秘专业虽然使用的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具体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其教学的有关设计与完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反馈评价机制有所不同,不是由企业充当评价主体,而是由学校教师负责道德教育主要评价工作;不是使用过程模式评价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状况,而是使用结果模式,以有关职业道德常识理论测试,作为评价标准。这样来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反馈评价机制存在与工学结合模式不符的状况,并最后致使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出现空洞化,且状况日益紧急。
3、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手段
根据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应该充分借助工学结合模式带来的道德教育优势,以目前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基于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目的,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变手段。
(一)以秘书职位职业道德规范重构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目前,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是根据文秘职业道德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设置编排的,虽然在职业道德涉及的不同内容层面上,看上去较为规范,但实质上与秘书职业道德操作规范之间,存在明显的割裂状况,不可以完整反映秘书职业工作操作步骤中所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因此,工学结合模式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以秘书职位工作步骤中具体涉及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重新建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以使得学生可以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不一样的工作步骤与步骤,成立对应的职业道德需要。
(二)应用文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解析文秘职业道德规范。举案说法,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方应该基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联合搜集、剖析、整理文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具体而言,学校教师应该依据文秘工作步骤与步骤,从理论上梳理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需要;行业秘书作为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要紧主体之一,要提供与理论相对应的典型案例方法,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去。在案例的性质方面,既能够是正面的案例,也可以负面案例;在案例的形式方面,既能够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视频的。
(三)联合做好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工作。校企双方基于对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看重,加大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职员往来,培育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双师型教师,学校选派出色教师借助寒暑假到行业文秘职位顶岗实训,增强教师秘书工作经验,培育教师文秘职位职业道德;行业选拔出色秘书人才到学校教学,积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不断学会职业道德办法。
(四)健全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评价方法办法。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可以在学生实习实训阶段进行,在此之前,可以借用有关的典型案例,确保学生对秘书职位职业道德需要有较为初步的认识;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通过行业秘书职员的引导,与学生自我的实习实训体验,进一步体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紧价值与积极推动作用,而有关的评价工作,由教师、学生、企业职员一同参与完成,以三方基于学生实训实习中职业道德表现的形式,确保职业道德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